人生患得患失,患得患失的心理

问:亲爱的朋友,如何教好孩子?现在的家长怎么看待教育?答:以身作则。来吧,给这位朋友一个掌声。这种回答不会出现在三四十岁的人身上,只会出现在老年人身上。在马来西亚演讲的时候,我问父母,什么是教育?这位家长非常诚实。他说他考试得了100分。他值得鼓励,因为他一点也不虚伪,他说的是他心里的话。我带学生非常注意和家长的沟通。每次第一次和家长讨论,都会问家长。我说,家长们,你们觉得教育孩子一辈子重要吗,做人做事重要吗?还是把他的分数从98拉到100很重要?什么重要?前者重要还是后者重要?前者。到目前为止,还没有人说后者。你认为我们的父母明智吗?听起来很明智。请问大部分家长是在做前期工作还是在做后期工作?回来!“你这次得分多少?给我!”我满脑子都是分数。家长们,我们需要反思。我们都告诉孩子,做人要言行一致。那为什么我们明明觉得做人做事很重要,结果都是以分数为中心呢?怎么会这样?其实我们也不能怪父母,因为他还是没有意识到生活和工作对孩子的长期影响有多大。而分数,100%马上就能看到,你也可以拿出来说:“我儿子三科四科都是100%。”让我们冷静思考。今天,我们推动所有的孩子得分。你能看到他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吗?你把他推下这条路,你必须知道,我们把孩子推到哪里?名利双收。父母,我也是三品深造的产物。你看过吗?你太好了,不会当面伤害我。我是深造主义的产物。还记得初中读书的时候,考了98分,哭了很久。为什么呢?因为当时我要上一堂优秀的课,还差两分。如果我没进去呢?我的生活会毁了!有那么严重吗?为什么我觉得这么严重?你看,我们才上初中,就这么愁得失!如果一个孩子担心自己的得失,他这一生会幸福吗?总是担心东方和西方。升学主义就是只想着自己的成绩要提高,别人要被踩下去。所以,我要有范仲淹的胸怀,“先天下之忧,后天下之乐”。结果因为升学主义,我只想打败别人。回想这辈子上高中的时候,每次发试卷都要看别人的分数。如果我的分数比我高,我的心脏怎么样?很不舒服。小鼻子小眼睛,这样的性格会幸福吗?我们应该深入思考。记得大学毕业的时候,在一家店里偶然遇到一个初中同学。他总是第一。在我的印象中,他是一个好班级的第一名。大学毕业的时候,因为长期埋在一堆书里,和别人相处的能力特别差。当谈到他在社会工作中的经历时,他在那里发抖。他说,为什么人这么可怕?我害怕和他们相处。你看,他和别人相处的能力是极低的。同样,他对别人的宽容也没有形成。因此,他这辈子不太可能幸福。

内容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,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230890.com/zhan/74029.html

(0)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