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东是不是(马东是什么人)

内容的本质在于它发自于人心,解决人们内心里的那一份焦虑。李善友教授说过,我说的都是错的。但我连我说的

内容的本质是来源于人们的内心,解决人们心中的焦虑。

李善友教授说我说的一切都是错的。但是我都不知道我说的有没有错。我承担了一个艰巨的任务,我来说说内容经济相关的方法论,但我可能还没有总结出做内容产品的方法论,所以只能说我会和大家分享一些经验。

“内容”这几年被频繁提及,其实在今天并不存在。它存在于五千年前。古代壁画,《红楼梦》等经典文学作品,唐宋诗词都是内容。内容永远不会过时。内容总是存在的。

内容的本质是什么?

要理解这个问题,首先要定义什么是不内容。从边界反转内容的定义。我的经验是,内容和技术有本质的区别,它来源于人心,解决人的焦虑。

我们通过技术手段打开物质世界,但需要通过内容探索内心世界。

我很喜欢做喜剧,一部好的喜剧其实是一面镜子,你可以在里面看到自己。比如《生活大爆炸》,赵本山的小品,《奇葩说》都是这样的。

《奇葩说》中有很多争论,其实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两难问题。你可能会像一个辩手所说的那样思考和做出选择,他说的就是你。

悲剧呢?是一样的吗?悲剧很有意思。悲剧的定义是什么?然而,双方都不应该为这场悲剧受到谴责。双方道德自洽,最后却造成了不好的结果。

悲剧让人们内心的道德斗争和纠结显形,让人们在阅读和观看中宣泄。

这些是给读者和观众的。内容的创作者呢?

我给你举个例子。微博里有个叫老舒的,是个画家。他喜欢在业余时间画一幅画,上面有几首荒诞的诗。

有一次,过了几天,他一条微博一张图都没发。有人在微博下留言:你怎么了?为什么不更新一下?

他看到了,回了一句:我不更新跟你有关系吗?画画和写诗是我解决焦虑的方法。你应该有你的方法来解决你的焦虑。

对于一个个体创作者来说,创作来自于他内心的冲动。他离不开写作和绘画。他首先是缓解自己的焦虑,而不是迎合市场。

为什么有些作品在我们看来是为了迎合市场,成为头部内容?

先说好作品的评价标准。

创作者为缓解内心焦虑而创作的作品,能在多大程度上,在多大程度上,戳中消费者的焦虑,引起消费者的共鸣。

每个人都有焦虑,但不一定产生内容,产生内容的人也不一定产生头部内容。

很多人说《奇葩说》做得好,也算是头部内容了。其实做头部内容是一个结果,但不是必然的结果,而是一个积累的结果,是天时地利人和做出来的。

当我们第一次做的时候,没有人知道它可以做得这么好。

《奇葩说》为什么被做成辩论形式?

原因很简单。有一天,我和高喝酒,我们为一件事发生了争执。然后我们就开始喝酒,撕完之后突然觉得应该做一个辩论节目。

后来导演组提出了一个方案,给我看了一个色彩鲜艳酷炫的PPT。我看着挺新奇,开始工作。

幸运的是,我们遇到了一群真正创造内容的人:资深辩手马薇薇、黄志忠,他们是真正的内容创造者;另一类内容创作者是天生的小妖精,如肖骁和范田甜。两者缺一不可。

是不是每个划时代的人都会有顿悟?每一次顿悟都能有所作为吗?在我看来,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。

而且在内容行业,只有经典没有权威。业内人士不要迷信权威。大家只看你的东西好不好,能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,留下来的才是经典。

就是因为内容行业有这样的特点,做内容的人即使撅嘴也不一定能做到。

内容是关于人心的产品。所谓的天气不是你在某个时间做了什么,而是你的产品触动了人们焦虑的哪一部分,为他们解决了什么问题?

比如我们来做“好好说话”。

追溯到语言的发展,油腔滑调的词语经常被用来形容商人。古代农业社会拒绝花言巧语。中国人崇尚儒家的“速战速决”。

现代社会是商业社会,要表达的场景很多。我们确实“说得好”,因为我们看到我们已经到了一个“强调表达”的时代。

国外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,所以从小就训练孩子交流和演讲。但是国内还没有这样的产品来解决“如何更好的表达”。

至于消费需求,是应该引导还是迎合?

首先,我们需要区分消费需求是表面的还是潜在的。迎合表面需求很容易,但不一定是真正的需求。用户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,需要你明示。这是表面上存在于河流之下的暗流,但这是河流走向何方的关键。这是文化产品生产的核心。

产品是一面镜子,用户可以在上面反思自己,缓解焦虑。

比如《爸爸去哪儿》的核心就是教育焦虑,不知道怎么和孩子相处。

《非诚勿扰》是为了解决两个人两个家庭价值观的冲突焦虑。

《奇葩说》是让用户看到世界上还有很多其他的角度,都是对的。人们觉得平时只做一个判断,把认知焦虑外显化是很荒谬的。

当你找到了用户的核心焦虑,那么迎合用户需求,引领用户就变得非常简单。它们其实是一回事。你是否迎合或引领用户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能否击中痛点。

《奇葩说》几届下来,一个来混沌创业营做讲座的同事说,老头(马东的外号),你要遇到间断性了。

我看起来很蠢。什么是不连续性?他解释了很久,我的理解是:不连续就是没有明天的今天。我觉得我说的很有道理。内容行业就是这样一个有今天没有明天的行业。

《奇葩说》每一季都是一个新节目,节目的核心就是保持一个不断的新鲜感。如何创造持续的新鲜感来满足用户是我们关心的问题。因为用户不知道,他不知道,你不知道,那就完了。

以《奇葩说》的广告为例。所有广告都与场景融为一体,所有广告口号都是为奇帕定制的,与传统广告公司有很大区别。我们从平面广告过渡到流媒体广告。

而且我们的广告词很有感觉,形成了口头禅式的口头广告。

还有人问,你怎么会想到做娱乐节目?

在我看来,娱乐是人的基本需求,无论是自娱还是娱人。这是人类的天性,也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部分。

我们讨论的所有文化的东西,本质上都是娱乐。如果不是娱乐,是不可能穿越时空,定居下来的。不是有了文化我们才有了娱乐,而是有了娱乐我们沉淀了文化。

比如说。李商隐有一句很有名的诗,我觉得是关于杨天镇(客)的。这首诗是这样写的:

无标题昨夜的星和昨夜的风

昨晚星星很亮,但午夜有凉风。我们的酒宴在花楼寺畔和县的东边。

没有蔡凤身上的翅膀,不可能比翼双飞的齐飞;心似灵犀,情相通。

猜拳勾心斗角,酒暖暖心;这群人来了酒友的赌注,一场烛光下的输赢红。

唉,听到五更鼓声就该去晨间点名了;策马到兰台,如风中之风。

这首诗是关于什么的?第一句是昨晚天气很好,去了一家环境不错的KTV。第二句,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,准备调戏。第三句,很多人一起喝酒,打架,打游戏。最后,当我听到闹钟响的时候,我应该回家了。这是一首娱乐诗。

其实内容一直都有。唐朝的李商隐就是今天的高。虽然我们不知道李商隐长什么样,但我们可以肯定,他长得比高好。

内容的变化是因为技术的发展,通讯手段的进步,效率的提高。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带来新的机遇。

说白了,我们更像唐朝。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,我们继续扩大我们的业务。但在不久的将来,我们会越来越像宋朝。

日本和今天一样,更注重品质,更在乎人的内心需求。日本的极简文化和北宋有着惊人的相似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消费升级。

现代经济高速发展,我们用了30年的时间走完了别人200年的路程。所以我们和父母有代沟,孩子和我们有代沟。

我们的父母其实是古人。比如我每次回家,我妈就是让我坐下,一直给我做吃的。因为他们那一代人经历过饥饿,所以认为:给你饭吃对你有好处。

代沟不是时间决定的,而是经济基础和生活环境决定的。

未来30-50年,只要中国不发生大的政治经济动荡,内容产业一定会越来越好。

所有的文化都是娱乐的结果。

四大古典小说中的《三国演义》 《水浒传》都是说书人传下来的。说书人不识字,却知道三国演义曹操是汉奸,刘备是好人,刘备很惨。只有这样,他才能戳中观众的焦虑,让他们愤愤不平,欲罢不能。

记录古人思想的竹简,是刻板的大师留下的。老师不识字,所以有很多常用字。1949年以前,不超过5%的中国人识字。是科技让我们迅速进入了一个泛读的时代。

在文化手段的驱动下,从龟甲、竹简、竹简被印在了电子屏幕上。

娱乐面对的是一个更好的时代,因为我们有更多的技术手段来解决用户的焦虑和我们自己的焦虑,有更丰富的形式来取悦自己和他人。

我们有视频,音频,电影,戏剧,音乐会.

内容一直存在。内容经济呢?或者说内容和内容经济有什么区别?

内容是山里的野猪肉,内容经济是超市的猪肉。

作者:马东

本文由@混沌学院北京分院(微信微信官方账号:HundunBJ)授权,以产品经理的身份发布给大家。未经许可,禁止复制。

内容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,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230890.com/zhan/247162.html

(0)

相关推荐